“我,坐擁百萬資產(chǎn),卻沒錢聚餐”
中新網(wǎng)客戶端北京12月7日電 (彭婧如)“好苦惱,26歲就背上了百萬房貸,每個月一萬多塊錢(月供)就這么沒了。”一位在北京買房的小伙子如是說。
這句話里的關鍵信息:26歲,擁有價值上百萬的房子,每月工資上萬。乍一看,這位小伙子仿佛深諳“凡爾賽文學”之道,在不經(jīng)意間透露出自己的優(yōu)越生活。但實際上,一線城市的年輕人身負百萬房貸究竟是甜蜜的煩惱,還是被迫的壓力?
“坐擁百萬資產(chǎn),但身上沒有閑錢”
拿到這道題的唐先生脫口而出:“從來沒有像現(xiàn)在這樣盼著發(fā)工資,之前銀行卡從來不帶看的,想著反正也少不了我的。”
26歲的唐先生在北京工作已有好幾年,今年剛領證結婚。為了在北京買房,他向銀行貸了195萬元,每個月需還房貸1萬多,占據(jù)工資的60%。“我是和媳婦一起還貸,不然銀行根本就不給我貸這么多,畢竟一個人的工資流水不夠看,甚至兩個人加起來都不夠看。”
唐先生告訴中新網(wǎng),自己算得上是舉家買房,身在湖北的父母借著他買房的由頭,把公積金也提出來了。即使父母幫襯下,如今的生活也是緊巴巴。“誰找我聚餐我都說沒錢,真是沒想過會過上這種日子……”
“更可怕的是,我們的房子還沒裝修好,如今還要租房住。房貸疊加房租,未來的幾個月能活著就不錯了。”唐先生表示,如果算上房租,工資的60%都不夠,基本達到了80%,這樣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(xù)半年。
和唐先生同樣感到壓力的還有坐標上海的孫哲(化名)。今年31歲的他于2018年6月在上海外環(huán)買了期房。“月供2萬出頭,扣除公積金,每月還款1.5萬。”
孫哲表示,自己本來收入尚可,沒有房貸的時候,基本消費自由。“買衣服很少看價格,西裝基本四、五千元,皮鞋兩千元的價位。”
如今,孫哲迎來消費降級,優(yōu)衣庫打折款成為心頭好,衣服不穿到破洞不扔,皮鞋500元以內解決。“吃飯也從天天下館子、叫外賣,變成自己做。”
開始利用信用卡記賬計算月支出,每個月看看哪些地方還能節(jié)省一些,超市買醬油、醋也會比比價——這些成為孫哲的生活常態(tài)。“因為還想要孩子,沒準還得考慮置換學區(qū)房,孩子就是‘吞金獸’,感覺必須努力工作,不漲薪真的頂不住。”孫哲說。
“一過戶就出租,每月有筆額外收入”
也有人對百萬房貸并無特別感覺,由于房子買得早,還順利成為包租公/婆。
山東人李先生2015年大學剛畢業(yè)的時候就在北京買了房。“選房大概持續(xù)了半年,從最初的APP海選,到實地看房,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去看。”李先生回憶道,自己當時覺得一居就夠用,樓齡不要太老。
“工作性質決定我常年在國外工作,房子一過戶立刻就出租了,每月房租恰好夠還貸款。比較幸運,在房貸方面沒有感覺到太大壓力。”李先生認為,“一方面無論房子大小新舊,有了房子在這座城市才有歸屬感,另一方面北京限購意味著北京房產(chǎn)具有稀缺性,自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和較強的保值能力,所以當時買房是很自然的決定。”
由于工資收入不需要用來還房貸,貸款方式又是等額本息,每月還款金額固定。隨著房租逐年上升,大概從第三年開始,李先生在還完房貸后房租還有點結余。“心里會有小滿足感,畢竟每個月都有一筆額外收入。”李先生說。
2019年底,在家里的支持下,加上自己的積蓄,李先生提前還清了房貸。
同樣無壓力的還有坐標深圳的王曉楓(化名),她表示自己在2017年月薪才1萬元出頭的時候,就被爸媽催著買了房。
“如今已經(jīng)沒有太大壓力,但當時買房的時候并不是。由于是單身,公積金也不夠高,不能做公積金貸款,全走商貸,月供1萬2,真的很難。”王曉楓表示,自己是深圳“碼農(nóng)”,那段時間一直在深圳南山找各種所謂的“筍盤”,跟中介、業(yè)主簽完合同的那天晚上,徹夜未眠,開始做計劃。
“因為按照月薪根本不夠生活,我決定在房產(chǎn)證到手,貸款辦妥以后,房子立馬掛中介出租。”王曉楓算了算,租金大概6500元/月,而自己合租房的花銷2000元/月不到,這樣還能給自己剩下些生活費。
“我感覺這是爸媽為了讓我上進故意設下的圈套。”王曉楓說,自己為了改善現(xiàn)狀決定跳槽,目標是月薪翻倍,公積金要更高。
“外地人有得選,北京人沒得選”
很多人可能以為擁有北上廣深戶籍的本地人可以“躺贏”,卻沒料到,在答題過程中,也有北京土生土長的小伙伴掬了一把辛酸淚。
今年剛滿30歲的季霖(化名)表示,公司同事總覺得作為北京人的他不需要操心房子,經(jīng)濟上一定很寬裕。“這簡直是天大的誤會,北京人又不是個個有錢,外地人還能選擇回鄉(xiāng)置業(yè),我沒得選,就算貴也只能扛著。”
由于家里的經(jīng)濟情況并不算好,父母無法幫季霖湊齊首付,最終他選擇了在北京六環(huán)買房。“事實證明完全是決策失誤,買在這里既不想自住,又很難出租,簡直雞肋。”季霖表示,疫情期間,周圍的房價更是下跌不少,自己萌生了把房子賣掉的念頭,但在網(wǎng)上掛了很久也沒有成交。
“百萬房貸聽起來很嚇人,而我沒有這種感覺。”仲小姐則表示,作為北京人確實沒啥壓力。畢業(yè)兩三年的時候,仲小姐就在父母的幫助下買了第一套房。
“房子在五環(huán)外,貸款只有40萬,而且是公積金貸款,利率低,只有3.25%。”自己還1800元不到的月供,仲小姐認為這即使對剛畢業(yè)的職場新人來說負擔也不算大,“畢竟沒有房租這塊,已經(jīng)少了很多負擔。”
婚后,仲小姐又在2016年買了第二套房子。“目前二套房出租的租金就可以覆蓋月供,已經(jīng)還了一半房貸。”不過,她同時表示,買了二套房后,換車、較高的旅游計劃就變得慎重考慮了。“整體沒有太大壓力和影響生活,所以身負百萬房貸的感覺還好,無需過分渲染夸大。”
年輕的百萬“負”翁的故事,有“高壓版”也有“輕松版”,都或多或少需要家庭的幫助。“高壓版”故事中有人不堪重負,也有人以此為動力,奮斗不止。你是百萬“負”翁的一員嗎,過著哪個版本的生活?(完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