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頭皮操、出行遠眺、飲食清淡、科學用腦四大措施有助解春困,但如果春困很嚴重,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
醫(yī)學指導/廣東省第二人民醫(yī)院神經(jīng)內(nèi)科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劉新通
有個詞連說三遍,或者在心里默念三次,您都忍不住打個哈欠!不信?來來來,“春困、春困、春困”!感覺到上下顎連接處遏止不住的酸軟了吧?哈哈!
人人都說2016年無冬,尤其是南方地區(qū),春節(jié)剛一結束,便是草樹綠春。不少人開始覺得昏昏沉沉,疲乏不堪,開工、上學都打不起精神來。除了節(jié)后綜合征的因素,其實更多的是春困作祟。神經(jīng)內(nèi)科專家說,遭遇春困時,要適當加強刺激五官,早晚做做頭皮操有助消困。不過,一些嚴重春困,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癥狀,要警惕并及時就醫(yī)。
現(xiàn)象:
南國春來早 總是醒不了
前段時間,廣東地區(qū)一片春意融融,花兒綻放,樹木也在悄悄抽新牙了。
本應生機勃勃的春天來臨,很多人卻開始覺得不精神,盡管忍不住早點上床睡覺,卻依然一天到晚睡不醒似的,腦袋又昏又沉,說不出哪里不舒服卻又像被層層悶氣擠壓,腦乏、心乏、力乏。
廣東省第二人民醫(yī)院神經(jīng)內(nèi)科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劉新通注意到,節(jié)后門診病人的情緒普遍低落,怏怏不樂之余,還描述最近出現(xiàn)頭昏、乏力癥狀,擔心是否腦部血管疾病有進展。有的人曾經(jīng)試圖調(diào)適,比如擔心是睡眠不足引起的,那就多睡覺,可是沒什么效果;有的人擔心這是免疫力下降,多穿衣“捂春”,誰知道更困乏了。
劉新通指出,其實這些病人,哪怕是健康人士,冬春交接之際的困乏,不少與春困因素有關,因而上述應對屬于“不對路”。
析因:
春困源于人體缺氧
春困,又稱“春天疲勞癥”,是人們所熟知的一年里“春困、夏乏、秋盹、冬眠”最早困擾身體的季節(jié)性征候問題。
春困的產(chǎn)生說起來龐雜,其實最根源的是來自人體尤其是大腦缺氧。
季節(jié)變換因素上,冬天相對低溫,人體自然皮膚汗腺收縮,以減少體內(nèi)熱量的散發(fā);入春氣溫漸升,人體皮膚逐漸舒展,毛孔逐漸打開,汗腺、血管開始舒張。這樣一來,體表的供血量是增加了,皮膚血液循環(huán)也旺盛了,可人體供血量相對固定,因此供給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,大腦供氧相對不足,導致大腦工作受影響,此時如果再進行耗氧量大的活動,更容易感受“大腦缺氧”狀態(tài),嚴重者甚至影響人體生物鐘。
事實上,季節(jié)因素方面,也包括了過去的冬日陽光照射相對不足,人體維生素D水平相對不足,拉低了機體免疫力,多項身體機能也相對“昏睡”。
生活因素上,一是冬天為了御寒,人們會較偏好進食辛辣、煎炸烤食品、狗肉、羊肉、酒類、火鍋等,人體易出現(xiàn)中醫(yī)所稱的“燥熱”現(xiàn)象,影響人的精神狀態(tài)和工作情緒,出現(xiàn)勞累、嗜睡、失眠、頭暈、工作精力不集中等問題,積累而發(fā)表現(xiàn)為“春困”。
生活因素二,從冬至春,盡管氣溫回升中,但很多家庭或辦公樓依舊不敢大開窗戶,或者全年是空調(diào)運作,因此空氣流通不暢,二氧化碳增多,大腦缺氧,加重“春困”癥狀。
生活因素三,都市辦公族或學生們,因為長期坐在椅子上,雙腿下垂,血液經(jīng)常停滯在腳部,也會使腦部缺血;久坐導致的血液循環(huán)不良還能導致全身疲倦,困意濃濃,頭腦混沌。
勘誤:
多睡覺無助解春困
正是因為春困源自大腦缺氧,因此,當人們誤以為出現(xiàn)疲倦、乏力等癥狀是睡眠不足造成時,就會去睡覺,但并未針對性解決問題,反而會出現(xiàn)精神萎靡,即“越睡越困”。
劉新通解釋說,一般來講,成年人的睡眠時間以6~8小時為宜,每天睡8個小時足以恢復體力。對于老年人來說,睡眠不要超過8小時。睡眠過多,可能造成營養(yǎng)障礙、氣血運行不暢、筋脈不舒等現(xiàn)象。正所謂“久臥傷氣”,沒病也會睡出病來。
他建議,盡管“春眠不覺曉”,睡覺很舒坦,但還是要作息規(guī)律,有條件者可在午飯后小睡半個鐘頭,睡醒后以清水擦把臉,醒神又補充精力。如果沒條件午體,哪怕靠在椅子上閉目養(yǎng)神10分鐘,也能緩解壓力,讓身心解乏。
支招:
頭皮操等四大措施最解困
多睡無助解春困,那怎么能在春意融融的日子,保持每天元氣滿滿?劉新通指出,除了保證良好適度的睡眠、早睡早起外,合理的運動、科學飲食也能對消除春困起到一定幫助,解春困最好以下四大措施一起來。
招數(shù)一:做頭皮操
每天早晚堅持進行頭部按摩,能夠消除大腦困倦。方法如下:用雙手十指指端由前向后、由中間向兩側用力按摩10次;再短距離往返搔抓3次;最后輕緩按摩5次。
與頭皮操類似的,還可以做拳頭按壓,釋放疲憊。即拳頭握緊,放在耳朵斜后方,靠近頸部中央的頭骨位置,閉上眼睛,頭往后仰,感覺拳頭支撐著頭部的力量,放松,甚至可以用手指頭輕敲頸部下方到乳頭的黃金三角胸腺區(qū),可即時舒緩胸悶郁結之氣,胸闊氣順,充滿精神。
招數(shù)二:出行遠眺
解春困,最宜加大感官刺激。春季是適合外出的季節(jié),空閑時不妨走到戶外,欣賞自然風光。多做遠眺能給視覺帶來良好刺激,有助消除春困。
開車或工作累、學習乏了,可以聽聽自己喜歡的有激情的音樂,有助于刺激聽覺。
當感覺精神疲倦時,在太陽穴上抹點清涼油、風油精等,也可即時醒神,助解困乏。
招數(shù)三:飲食宜清淡
春天,飲食上應多吃新鮮、易于消化的蔬菜,如胡蘿卜、薺菜、小白菜、荸薺等。烹飪時加些蔥、姜、蒜等佐料,也有祛濕、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的功效。
招數(shù)四:宜科學用腦
當頭腦混沌不清時,不妨放下手頭上的工作,讓左腦得到適當?shù)姆潘?。此時可以聽聽音樂、做做運動,讓右腦得以啟用。
提醒:
嚴重春困小心某些疾病
經(jīng)常有人問,春困到底是不是???專家指出,一般性春困,是氣候改變尤其是氣溫回升帶來的暫時性生理現(xiàn)象,但有些嚴重春困情況,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,務必警惕并及時就醫(yī)檢查。
比如人困乏或睡眠不足時會打哈欠,但排除這些后,患有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,如果還是哈欠不斷,應引起足夠重視,可能是腦動脈硬化日趨嚴重,血管內(nèi)徑越來越小,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所致。據(jù)臨床報告,中風病人有80%在發(fā)病前5~10天哈欠不斷。
又如老年人突然出現(xiàn)嗜睡狀態(tài),應考慮排除腦部病變,比如腦部炎癥、腦腫瘤、腦萎縮、腦動脈硬化癥、腦血管疾病等。
此外,心血管問題容易影響腦供血,心臟泵出的血液,差不多有1/5供給腦組織使用。因此,如果白天總是睡不醒,要小心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或加重。
一般而言,春困發(fā)作,睡上個五至十分鐘就可緩解進而較為清醒,但如果一天發(fā)作幾次甚至更多,要警惕“發(fā)作性嗜睡”或“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”,別一味當成春困。尤其是明顯出現(xiàn)白天困倦、乏力、嗜睡,晚上卻鼾聲如雷,甚至呼吸間歇性停止者,更應警惕,及早就醫(yī)。(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高龍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