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病困擾著很多中老年人,不少人都出現(xiàn)過頸肩酸脹疼痛、頭痛頭暈、上肢麻木、甚至心慌胸悶、出冷汗等癥狀。頸部肌肉韌帶的慢性損傷是導致頸椎病的重要病因,控制頸部肌肉勞損的速度可以延緩頸椎病的腳步,調理頸部肌肉的緊張狀態(tài)能有效降低頸椎病的發(fā)病率。中醫(yī)頸椎自我調筋術就是這樣一種緩解頸部肌肉緊張、減少勞損程度的自我鍛煉方法,可有效改善頸肩部酸痛、僵硬、沉重等局部癥狀。
一、調筋始于調“筋會”。中醫(yī)有“筋會陽陵泉”的理論,頸椎及其周圍肌肉韌帶均屬于筋骨,因此治筋首取陽陵泉穴。每天可點揉雙腿的陽陵泉穴(小腿外側,腓骨頭前下方的凹陷處)1分鐘左右。
二、按揉頸項雙龍會。頭頸正直,雙手五指并攏,點揉頸后部,可以理氣調筋;然后低頭,用雙手中指指尖共同按壓頸后部最高點,有助通調經(jīng)絡;然后仰頭,同時各手指用力向下按壓,亦可向頸項兩側滑動,起到牽引并理筋的作用。重復頭部的俯仰動作7遍為一組,可做2~3組。
三、抱頭轉頸“蝴蝶飛”。坐直或站立,雙手十指交叉,置于后頸部,雙肩外展,肘尖指向兩側,擴胸牽引頸肩;低頭轉頸:先向左轉,左肘保持不動,右臂盡量向左肘靠攏,眼望左肘尖,稍停片刻后還原,再右轉。左右各做3~4次,具有理筋整復的作用。
四、叩打肩井“雞啄米”。坐直或站立,左右手分別并攏成鉤狀,以指尖叩擊兩側肩井及周邊部位,左起右落,約50次,可以起到點穴通經(jīng)的作用。
五、俯仰開和“轉乾坤”。坐直或站立,雙手叉腰,低頭使下頜貼近胸部,同時含胸、肩肘內收;然后仰頭擴胸,肩肘向后展開;頭頸順逆神針旋轉360°,重復3~4次。
六、調筋止于“髓會”。調勻呼吸,點揉絕骨穴。該穴位于小腿外側,足外踝尖直向上四橫指,腓骨前緣稍前方處。中醫(yī)認為,“髓會絕骨”,髓是濡養(yǎng)筋骨的基礎,故取髓會以補養(yǎng)筋骨。
整套動作力度要適中,動作銜接應輕柔和緩,轉動、扳動頸部時避免用力過大或速度過快。 |